第387章 潜行敌营 之 灭虫行动
1949年2月1日,正月初四。
马晋宁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唐博雅给他发来电报:
写有“若尘计划”的那本字典已经拿到,经过数日破译,唐博雅将保密局太元站的人员的伪装身份破译了出来,并通过组织进行了核查,确认他们都以假身份潜伏了下来。
这也就是说,组织上已经完全掌握了“若虫计划”中、全部潜伏特务的名单,今后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能彻底铲除这个巨大的隐患。
马晋宁悬着的这桩心事,总算可以放下了,他有些好奇,唐博雅因为他的缘故、暂时肯定不能撤出南京,万一魏世忠发现“若尘计划”被盗,会不会怀疑唐博雅呢?
马晋宁多虑了,情况是这样的:
1949年01月20日。
这一天是大寒,距离南方小年还有两天,魏世忠按照惯例跟随岳父一家回浙江德清县老家陶家湾,他要到破五之后才能回去看望在桐乡的父母,快赶上入赘了。
但魏世忠还得表现得很高兴的样子。
魏世忠的岳父是国民党国防部文职人事司中将次长,军队土木系大将,因为很早离开部队、不是土木系十三太保之一,但却是小委员长陈诚最信任的人之一
1923年陶次长由保定军官学校第9期毕业后,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5团任少尉排长,北伐战争中,在桐庐西北的浪石埠被陈诚率领的第六十三团俘虏,同学加浙江同乡的身份,让他摇身一变、成了“国民革命军”的一员。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陶次长以代理排长身份追随陈诚之后,陈诚的人生就像是开了挂:
陈诚率第六十三团克新登、入杭州、攻苏皖、取吴江、战桐庐、夺苏州,不到两个月就晋升为二十一师少将副师长,两个月后任二十一师师长。
期间短暂陷入低潮,由于蒋介石下野,陈诚被何应钦借故免职,后被保荐担任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副厅长,陶次长也是在此时跟随陈诚进入中枢的。
1928年初,蒋介石复出。
4月,蒋任命陈诚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陈诚就任警卫司令后,大力扩充实力,共组建三个警卫团,节制两个炮兵团, 指挥两个宪兵团,其实力超过杂牌军的一个军。
1929年春,蒋任命陈诚为十一师师长,中原大战后再升为十八军军长,由此,陈诚的“土木系”基本成型。
陶次长不善军戎、善人事,陈诚性格刚烈、很容易得罪人,陶瓷长更是没少帮他“擦屁股”,在他的长袖善舞之下,陈诚与戴笠成了“莫逆之交”,南京高层背后议论陈诚的人才有所收敛。
魏世忠虽然早早的就加入了蓝衣社、可他就是个出外勤的跑腿,机缘巧合之下入了陶次长的法眼,将最不听话的小女儿嫁给了他,他的仕途这才有了起色。
1936年底,魏世忠被派到军统北平站担任副站长,他夫人嫌弃北平太寒冷、没有跟来,魏世忠也不以为意,毕竟在他这个年龄做到军统一级站副站长的,整个军统内部仅此一位,此时他正幻想着光明的前途呢。
1937年日寇肆意挑起了“卢沟桥事件”,眼看北平不保,魏世忠赶忙给陶次长发去急电,想要调回南京。
这可让陶次长做了难,他的小女儿、魏世忠的太太,难耐闺房寂寞,与人有了私情、还怀了孕,此时都已经显怀了,这要是让魏世忠知道、势必要与他的小女儿离婚,陶家一贯标榜诗书传家,这让陶次长怎么有脸出去见人。
陶次长只能就这么一直拖,直到北平即将沦陷,这才求戴笠将他调到保定,随着国军节节败退,魏世忠接连担任过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军统站的副站长,但这远不是解决办法。
杨化吉在投敌当汉奸前,是晋省特务机构的负责人,由于军统假借抗日名义、对晋省大肆渗透,他与军统没少打交道,自然也就对军统很了解,投降日寇后,杨化吉的第一个“投名状”、就是军统泉阳站的名单,致使军统泉阳站全军覆没。
这本是一件悲剧,但陶次长却如获至宝,他备了份厚礼前去拜访戴笠,他女儿的丑事儿、全南京都知道了,戴笠岂能不知,他爽快的答应将军统泉阳站升格为一级站,将华北各站残余人员都派到了泉阳,将魏世忠提拔为上校站长,成为军统在全国最年轻的一级站站长。
纸里包不住火。
魏世忠在那个孩子出生后、就知道自己头上被戴了顶绿帽子,可他敢怒不敢言,甚至开始怀疑前面两个孩子是否是亲生的了。
这就是魏世忠敢与王湘婷接连生下两个孩子的原因,但他只能让王湘婷做地下“抗战夫人”,不敢得罪有陈诚做靠山的陶次长,自然也不敢过多的来探望王湘婷母子。
感觉自己被“遗弃”的王湘婷,每天自怨自艾、变成了一名“怨妇”,她在南京也没有亲人,唐博雅就成了她唯一的精神依靠,两人变得无话不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