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

第107章 研发水泥

  除了钱粮,武器也是打仗的关键,大明现在的主要武器除了刀剑,就是火门枪。

   当然,火门枪也不是人人都有 而是三大营中的神机营才有。

   神机营不会单独作战,都是跟三千营和五军营进行配合作战。

   这样的才能保证相当程度的战斗力,毕竟要是只有火门枪部队,没有骑兵和步兵的掩护,火门枪根本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也是朱祁镇土木堡惨败的原因之一,神机营早就被也先用机打掉了。

   至于弗郎基大炮和红衣大炮,太大太笨重,运输不方便。

   火枪有三个时代。即1.0时代的火门枪,2.0时代的火绳枪,以及3.0时代的燧发枪。

   不过这是欧洲的,我们的是1.0时代我们是领先,2.0时代我们是模仿。

   3.0时代呢?那玩意在叫猎枪,那时候已经是清朝了。

   燧发枪最大的改进就是火药引燃部分。扳机扣动与燧石摩擦来引燃火药,弹丸高速射出。

   这种武器最大特点能够连续射击。

   欧洲人的燧发枪则是1547年由法国人发明,这种燧发枪在17世纪大量普及。

   而明朝的燧发枪是毕懋康在崇祯八年(1635)才发明了,比欧洲晚了88年。

   而且火铳和火门枪有很多缺陷,火门枪在枪膛末端有一具火门。

   在发射时需要用点燃的木炭、火绳或加热过的金属丝来点燃火门中的火药予以发射。

   极度缺乏精准性,还有射程短。

   在于引火过程十分麻烦,导致射击频率低下。

   优点是近距离射击中对于甲胄来说有着相当强的破坏力。

   火门枪射击时所造成的巨大声响,也能对敌人的马匹造成惊吓,这对于骑兵来说有着很大的威胁。

   火门枪最大的缺陷,在于引火过程十分麻烦,导致射击频率低下。

   为了改善这一缺陷,火绳枪便应运而生。

   火绳相当于是通过扳机控制的内置引燃物,以浸过硝酸钾或醋酸铅溶液晾干后的亚麻绳制成,燃烧相对缓慢。

   在点燃后,枪手可以扣动扳机将燃烧的火绳压至火药盘引燃火药。

   枪手瞄准时有了更多余裕,精准度和射击频率也得到提高。

   但这些只是朱祁钰脑子里的知识,火绳枪大致起源自1450年左右,由更早期的一种简单火器——火门枪发展而来。

   也就是说,欧洲这时候已经有了火绳枪。

   朱祁钰想要跳过火绳枪,直接研发燧发枪。

   火绳枪虽然威力要大于弓箭,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

   操作繁琐,据戚继光兵法记载,操作分10道工序,一个非常熟练的士兵全套下来至少30秒。

   一分钟才能打两发子弹,受环境影响,下雨没法用。

   精度太差,一般50米以上被打中的都是运气差的。

   朱祁钰不想要这些麻烦,战场上争分夺秒。

   他需要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燧发枪,由1547年(16世纪中叶)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

   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

   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燧发枪朱祁钰准备交给鞍辔局和军器局去做,早一天弄出来,朱祁钰就早一天清除周边威胁。

   朱祁钰把杨理调到工部来,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科技。

   大明眼下需要的科技有水泥、钢铁和枪械,特别是枪械,燧发枪朱祁钰着急用。

   要造燧发枪就需要更高的钢材,而现在的大明,所炼的只是铁,不是钢。

   至于水泥,用途就更多了,修路、盖房、修堤坝等都用得上。

   大明现在的道路,一到雨天就稀烂,有了水泥就可以修水泥路,交通条件就会变好。

   两地之间的来回也会变快。

   就像运输粮草和军械,每次都要征调农夫,费时又抢粮。

   而被征调的民夫,是没有工钱的。

   朱祁钰觉得朝廷不应该过度使用百姓,应该让其安心种地。

   大明的交通若是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

   当然,仅仅改善道路还不行,交通条件有了,还得改善交通工具。

   多修水泥路,道路变平坦,马车走起来就快,一次拉的东西就多。

   然后就是蒸汽机,用来造火车头有点难,但用来干别的事情还是可以的,比如锻造。

   有了蒸汽机,大明就可以开启工业革命,加快工业发展。

   同时,电也要弄出来,把水利发电用起来,解决照明问题。

   当然,这其中的发电机和灯泡是关键。

   发电机还好弄一些,灯泡估计不好弄 钨丝很难搞。

   还有铁路,这东西是陆地上运输大量物资的最好方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