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东北匪事

第738章 百万大裁军

东北匪事 豆瓣算 2130 2025-05-05 05:51

  随着1945年冬季大比武的结束,时间进入1946年。

   东北国防军又一个大动作就开始了。

   五百万的野战部队,对于东北国防军来说虽然看起来很气派。

   但是对于东北政府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到目前为止,东北国防军都还是没有军饷的,这是绝对不正常的。

   很多士兵就是家里唯一的支柱,他们的存在本来就是挑起家里的大梁,但是如今他们却在无私地扛起保家卫国的重担。

   因为他们的参军,家人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东北国防军总部,周浩与东北国防军的一众高层在讨论裁军的事情。

   作为东北军的一把手,周浩直接阐述他的观点。

   “俗话说当兵吃饷,可是我们的士兵到目前为止都还是没有工资的,我们军官的工资也是很低的。

   虽然说我们对军官的家属也实行了相应的配给,这也是临时的措施。

   不管是从古到今还是从中到外,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是需要给官兵发工资的。

   我们目前拥有五百万大军,说是五百万,其实是我们的陆军就有五百万,海军和空军我们都还有几十万,其实我们总兵力都快达到六百万了。

   说我们是穷兵黩武完全都不为过。

   在去年和苏俄大战后,我就有立即裁军的打算,只不过我们需要立即修建连接中亚的铁路,我们也就把裁军的事情耽搁了。

   说到底,还是我们又剥削了我们这些官兵一年。

   我打算在阿沈铁路复线完工的时候就开始修建裁军。

   我的目标就是裁军三百万。

   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改善军人的待遇。”

   “司令,真要给士兵发工资?那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参谋长邓琦弱弱地问道。

   要是能够给士兵发工资,整个东北国防军从上到下肯定都是欢迎的。

   “真要那样的话,我们的规模虽然少了一半多,但是我们在军队的投入可少不了多少啊?”

   邓琦补充道。

   “那你就错了。”

   周浩摇头说道:“仅仅武器弹药以及油料方面减少的投入差不多就够剩下士兵的军饷了。”

   “参谋长,你问一下我们的大管家,如果我们裁军三百万,省下来的钱够不够给其它两百多万士兵发工资。”

   这是四叔张有财点头说道:“不要说裁军三百万,就是裁军一百万,省下来的钱就足够给剩下的四百多万将士发工资。

   而且这个工资还是相当于市场平均工资。

   裁军三百万的话,就只需要给两百多万士兵发工资,那就可以给士兵发高工资了。”

   “司令,我们给士兵发什么样的工资呢?”

   参谋长邓琦有些挠头。

   “具体发什么样的标准,那就要具体考量了。”

   周浩说道:“因为我们的士兵,有的技术含量高,有的技术含量低,有的兵种训练一两个月就可以上战场,有的兵种却需要几年的学习与训练才能上战场。

   对于一般技术含量不高的士兵,服役三年左右就可以退役了,这些士兵我们就称之为义务兵,而那些技术含量高的,培训不容易的,我们就称之为志愿兵。

   所在义务兵,就是尽义务的意思。

   每个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服役三年左右就退役,基本不影响之后的学习和工作。

   志愿兵服役时间长,还需要养家糊口。

   因此,义务兵和志愿兵的工资标准是不一样的。

   同样,对于军官来说,也是需要养家糊口的,军官的待遇当然也是要比士兵高出不少。

   至于具体的工资数目,就需要我们成立专门的部门来研究这个问题,而不是我们几个在这里讨论一通就可以拍板的。”

   很快东北国防军各部就接到各部都要裁军五分之二。

   大家没有接受周浩说的要裁军三百万的说法。

   毕竟,如今的国际形势也还是挺复杂的。

   当然,这次裁军也仅仅是针对东北国防军庞大都陆军。

   海军和空军技术性较高,就没有在这次裁军之列。

   而且,在周浩的计划里,海军还要适当增加规模。

   至于空军,如今的规模比较合适,且空军飞行员的培养较长,真遇到战事,也是不可能短期内大规模增兵。

   1946年3月,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阿沈铁路复线工程顺利结束。

   复线铁路一般是单线铁路的三到四倍,但是对于阿沈铁路而言,却远远不止这些。

   因为阿沈铁路很多站点之间的距离过长,有的时候,为了互相避让,火车不得不在车站停留很长的时间。

   而复线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单独把阿沈铁路拿出来,复线的运力是单线的十倍左右。

   短期内运力是足够的。

   如果要再度增加运力,那就只有开辟兰新铁路了。

   那怎么都需要关内实现真正意义的统一。

   不过根据如今关内战场的情况,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