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乱世崛起

第447章 明朝落幕(上)

明末:乱世崛起 小香烟 2074 2025-04-29 10:12

  李自成率军攻破宁武关之后,休整了数日,便出发前往大同方向。

   三月初八,李自率军至阳和城,城中大小官员素服出迎。

   翌日,大同总兵姜镶听说李自成率数十万大军前来,自知不能相抗,也担心李自成对大同屠城,便主动献上投降书。

   三月十一,李自成率军抵达宣府境内,宣府总兵王承胤也献上降表。

   大顺军进入宣府,官员百姓纷纷夹道欢迎,完全可以用“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来形容。

   三月十五,李自成率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和居庸关总兵唐通,皆不战而降,开门献城。

   同日,刘芳亮率领的南路大军,拿下固关后,东进真定城,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城投降。

   督师李建泰也在保定献上降书。

   三月十六,李自成大军拿下昌平,想举火焚烧皇陵,被一股火器军的强大火力击溃,只一刻钟时间,起义军伤亡五千余。

   李自成听闻,心中惊恐,以为山海关神机营镇守黄陵,不愿此时招惹,便留下一军镇守昌平,率军前往沙河。

   从宁武关一路而来,起义军基本没有遭受抵抗,大军规模还增加到了百万之众。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抵达京师西直门,以火炮轰城。

   中午之时,起义军同时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遭受到了轻微的抵抗。

   当日半夜,守城将领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起义军由此进入。

   李自成下令:入城不得骚扰百姓,不得劫掠,不得淫辱,违者杀无赦!

   三月十八,李自成派遣投降太监杜勋进宫与崇祯皇帝谈判,言:顺军人马强盛,只要崇祯皇帝同意大顺以西北一带为王国,便退守河南,此后顺军愿为朝廷内扫群寇,外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崇祯皇帝自有骨气,拒绝了李自成提出的条件,言:大明可亡,华夏之土不可分裂!

   谈判破裂,崇祯皇帝召见阁臣,言:不如百官随朕在奉先殿完事(殉国)。

   阁臣低头不语。

   当天上午风雨交加,午时雨停,李自成下令继续攻城,承诺拿下京师,人人赏银三十两。

   义军将士死命攻城,悍不畏死。

   午后,崇祯皇帝得知外城陷落的消息后,欲召总督京营的襄城伯李国祯率三大营护驾,王承恩告知三大营已然溃散,劝皇帝出逃南京。

   崇祯皇帝动了逃往南京的心思,带着太监登上紫禁城后的煤山眺望,发现北京城已经被重重围困,难以脱身,便下山回到乾清宫。

   傍晚,崇祯皇帝召驸马巩永固、刘文炳,让两人带家丁护驾逃出京师,两人痛哭,言:按祖制,外戚不得拥有兵丁。

   崇祯皇帝自知事不可为,让两人离开。

   “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见于地下?”崇祯皇帝痛哭。

   他召来太监王之心、栗宗周、王之俊,让三人将三位皇子送至成国公朱纯臣等人府邸。

   三位太监立即去办。

   王之心率先返回,面有惊恐的说道:“皇爷,太子未在宫中,奴婢寻遍东宫未曾见到!”

   很快栗宗周也匆匆而反,也是面色惶恐,“皇爷,定王不在未在皇宫,不知去向!”

   王之俊这时也返回,“皇爷,奴婢未曾寻到永王!”

   崇祯皇帝一惊,又连忙派人去寻,依旧无果。

   这让崇祯皇帝慌了神,以为三位皇子去到了后宫,连忙起身而往。

   然,崇祯皇帝寻遍后宫,不仅没有找到三位皇子,就连周皇后和一众嫔妃,以及几位公主,也不知去向。

   崇祯皇帝派人寻遍整个皇宫,也不见要寻之人,还发现各大藏书室被搬空,只当是宫人所为。

   他又派人出皇宫至内城寻找,至三更未有结果。

   无奈的崇祯皇帝,让人准备酒水,与王承恩对坐龙榻之上饮酒。

   崇祯皇帝端着酒杯,面有凄苦,“大伴,朕之妻儿不知何时逃难去,也不曾道别一声,现在是众叛亲离了,也只有王伴伴愿意陪着朕等死!”

   王承恩知道事情的真相,言语相劝,“皇爷不要如此想,皇后、皇子等人能逃出京师,自有活路!”

   见王承恩如此说,崇祯皇帝猜到了什么,“大伴,是你安排的?”

   王承恩连忙下了龙榻,跪地请罪,“皇爷,老奴有罪!”

   “他们可能安全出京师?”崇祯皇帝很关心这个问题。

   “皇爷放心,他们自是安全的!”王承恩言语肯定。

   崇祯皇帝僵住片刻,随即坦然一笑,“罢了,你这老奴也是忠心,他们若能活命,即便不能富贵,也尚可保朕之血脉留存!”

   他对王承恩一招手,“来,陪着饮几杯!”

   两人对饮至五更,崇祯皇帝亲自来到钟楼,撞钟召集文武百官,但无一人进入皇宫。

   崇祯皇帝破口大骂,“诸臣尽皆苟且之辈,国破家亡之际,竟无一人来陪朕殉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