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第574章 家主死了?家主又死了!项燕,本将来啦!

  “援军!”

   匡勇情不自禁的走到角楼边缘,近乎于贪婪的眺望着远处那支兵马,喜极而泣的嘶吼:“将士们!”

   “援军已至!”

   “握紧你们手中的兵刃,配合援军反攻敌军。”

   “为战死的袍泽们,报仇雪恨!”

   楚齐两军士卒循声都不由得看向北方。

   虽然因为建筑的遮挡让他们无法看到秦齐联军的身影,但他们却能看得到北方那一杆杆摇曳、倾倒的楚军旗帜!

   “齐军援军抵至?齐国莫不是知本将还没杀尽兴,故而又派人来送死乎?”

   “袍泽们,我军援军已入莒都,胜利就在眼前!为生!为胜!随本将反攻!”

   “迅速整军,准备鏖战!秦长安君早已入齐,此军恐怕是秦非齐,传令下去,切莫大意!”

   “哈哈哈~天意在我大齐!楚蛮!受死!”

   “漆雕氏子弟,随吾冲杀!接引援军入宫!”

   齐军的援军并不可怕。

   但嬴成蟜入齐的消息早已传入楚国,楚军各部将领而今听闻援军抵至便难免多了几分谨慎,下意识的龟缩防御。

   反观齐军却是在城池即将沦陷的绝境中看到了生机!

   漆雕礼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诸子弟子紧随其后,不吝牺牲的坚决推进!

   “呼~呼哧~杀!”

   “不要停下!继续冲杀!”

   漆雕礼大口喘着粗气,视线已因昼夜连战的疲惫和失血过多而有些昏花,却依旧以酸痛的双臂持枪前刺。

   “铛~”

   伴着一阵金铁交鸣之音,漆雕礼手中枪被上挑拨起。

   漆雕礼当即就想控住长枪再次前刺,但他麻木的双手却根本不听号令。

   漆雕礼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吾命休矣!

   万幸,援军已至。

   只要接引援军入宫,他们便不曾违背诺言!

   苏角一勒缰绳驻马而立,俯视着自行脑补人生走马灯的漆雕礼,倍感无语的吐槽:“老将军已是这般年岁,连老眼都已昏花。”

   “还不归家安享晚年?”

   “来这沙场作甚?”

   若非苏角反应的快,控制住了身体的本能反应,现在漆雕礼已是苏角的戟下亡魂了!

   结果漆雕礼逃得一命后,既不反击也不解释,反倒是发起了呆?

   苏角打了这么多年仗,还真没见过如此对手!

   听得苏角话音,漆雕礼愕然睁眼:“吾未亡?”

   “这位将军莫非便是……”

   终究是位老丈,苏角虽然觉得这老丈奇奇怪怪,却也抱拳一礼:“大秦都尉苏角,奉命接管莒都宫,并救援莒都友军!”

   看着苏角身上穿着的黑底红纹将军重铠,漆雕礼大喜拱手:“莒都漆雕氏漆雕礼,见过苏都尉!”

   “敢问贵部派来援军几何?”

   苏角身形突然一矮,躲开了一根暗箭,方才继续开口:“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

   “先随本将入宫!”

   漆雕礼也赶忙右手一引:“苏都尉,请!”

   在苏角的带领下,两架战车和一千精兵一头撞入莒都,在留下一路尸骸后迅速遁入莒都宫内。

   一路上,苏角都没有遇到太过坚决的抵抗。

   这不只是因为匡勇所部竭力为苏角所部开辟了入宫坦途。

   更是因为楚军各部现在已无暇顾及莒都宫,更无暇顾及苏角所部!

   数支穿着秦齐二国甲胄的千人队避开了楚军的斥候侦察,突然出现于沙场之上,并在第一时间向莒都各门发起冲锋。

   虽然出现在战场上的秦齐联军加起来也不过万人。

   当他们对楚军发起冲锋,好似那欲以双臂挡车的螳螂。

   但镇守于东城门的屈洋心中却是警铃大作。

   身着秦军甲胄的士卒已经出现于沙场之上。

   那嬴成蟜还会远吗?

   屈洋当即喝令:“抬吊桥!关城门!”

   “破坏所有云梯!”

   “整顿攻城器械!”

   “弓藏垛口,弩列三番,准备轮射!”

   然而命令刚刚下达,一名百将便焦急的策马而回:“都尉,吊桥牵绳已于昨夜损毁。”

   “城门之关亦被掷于护城河内!”

   “末将麾下正在寻找可充当城门关之物,然,一时间恐难以寻得啊!”

   屈洋大脑一嗡。

   昨夜麾下将城门闩扔进护城河里时,屈洋还认同颔首。

   毕竟昨夜的他们是攻城方,他们必须要做好一次冲击不能竟功,需要再冲第二次的准备。

   作为被率先进攻的东城门,更是破坏的重中之重!

   但今天,他们从攻城方变成了守城方。

   想提起吊桥?吊桥牵绳昨夜就被他们亲手砍断了!

   想关闭城门?城门闩昨夜就被他们亲手扔河里了!

   东城大门常打开,根本关不上了!

   屈洋不得不带着几分懊恼的喝令:“令!”

   “前部下城,立刻破坏吊桥和城外云梯!”

   “左部于城门洞内列阵,务必阻截敌军!”

   “中、右二部列阵城墙,以防敌军登城!”

   “后部休整饱餐,随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