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

第五百八十二章 白昼流火

  此刻,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人造行星星环最后的残骸在黑暗中静静漂浮。

   它曾是科技与文明升华的证明,如今却只剩下寥寥碎片默默诉说着刚刚发生过一切的惨烈。

   在经历了第一轮的爆炸过后。

   星环的残骸犹如破碎的梦境一般散落在这片寂静的星际空间中。

   或许现在的它们已经并不是苏文恐惧的天基武器,只能被称为干扰轨道的太空垃圾群。

   但就在此时,

   伴随着二次引爆程序的启动。

   整个宇宙的宁静在瞬间便被再次打破。

   星环残骸在能量的冲击下再次被引爆。

   刹那间。

   整个行星之外的宇宙都仿佛被瞬间点燃,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漆黑的宇宙。

   爆炸产生的碎片和能量波在空间中肆虐,形成了一幅宏大而震撼的宇宙级科幻画面。

   曙光五号飞船也在火焰与星尘的辉煌背景之下向着行星表面高速飞去。

   很多船员们望着窗外那逐渐远去的火光心中充满了感慨,甚至是那些曾经在永恒黎明舰队服役的士兵都明白:

   这次经历或许将会成为他们永生难忘的回忆,而曙光五号飞船也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传奇之一。

   而苏文和安吉莉亚则靠在飞船的观景台轻轻碰杯。

   没有认真通过肉眼欣赏第一次星环爆炸的他,此刻,也靠在舷窗旁默默地遥望着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苏文看着那耀眼的光芒从残存的星环核心内不断绽放,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在瞬间点燃。

   公爵小姐也轻声说到:

   “这个画面真美。”

   “是啊。”

   苏文缓缓点头,

   在感受到少女将头依靠在自己的肩上后,他缓缓说到:

   “抱歉,我不知道这个遗迹会如此危险。

   我宁愿只有自己来到了这里。”

   但安吉莉亚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不,能和你一起经历这些,我真的很开心。

   真的,

   莱茵先生,我...”

   就在此刻。

   来自星环核心的光芒迅速扩散,将宇宙背景的黑暗不断吞噬。

   甚至将周围的星尘和碎片也被卷入其中,它们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瞬间汽化,形成一片绚烂的火海。

   火海中的火焰呈现出各种颜色,从深红到金黄,再到亮白,犹如一幅流动的彩色画卷。

   紧接着,

   星环的引爆甚至引发了空间剧烈的震动。

   整个画面充满了震撼与壮观,仿佛是大自然在用最极端的方式展示着它的力量与美丽。

   在这二次引爆的瞬间,波江座天苑四第三行星的人造星环仿佛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宇宙烟花,绽放出它最后的绚烂与辉煌。

   而曙光五号飞船也如同一道绚烂的闪电划破了荡漾着火焰与高温的星际空间。

   它穿过了正在爆炸的星环残骸。

   伴随着飞船穿越大气层的画面,星环残骸铸造的火焰也因为行星的万有引力在无边无际地坠落。

   它们与曙光五号飞船一同编织出一幅壮丽的返航画面。

   火焰与星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无言而又壮丽无比的科幻背景:

   白昼流火。

   灿若群星。

   “爸爸,那是什么?”

   一位孩子发现了天空之中的异象。

   她抬起头指向了窗外的画面,同时用稚嫩的声音说道:

   “那是星星吗?”

   此刻,在这个波依尔为了给那些感染者找寻的避难所内,

   听到她这么说。

   很多人都抬头望向巨大的观测窗口之外,那白昼流火般的壮丽画面映入了他们的眼帘。

   无数人就这样目睹着曙光五号飞船穿越那无边无际坠落着火焰的星环残骸的壮观场景。

   那个发问孩子的父亲则轻声回答道:

   “他们是:

   正在返航的英雄们。”

   回答者是避难所的医生,曾经亲身埋葬过无数因大灭绝病毒感染末期而死亡的患者。

   所以,

   当他看见这个画面时,回答的话语中都禁不住多了一丝无法掩饰的哽咽。

   但就在下一秒,他感觉一个厚重的手掌被放在了自己的肩膀之上:

   “他们确实是英雄,

   但是,你们和他们一样都是英雄。”

   说出这番话的男人身材高大。

   从他苍白的面容与消瘦的身形,可以看得出哪怕大灭绝病毒已经被完全清除,感染留下的后遗症依旧有多么严重。

   只是,

   即便后遗症如此如此严重。

   那个男人依旧强忍住咳嗽、挺立了他的身姿。

   因为他:

   是波依尔与劳森琼斯的父亲!

   经由两人之间的对话,那个白昼流火般的画面蕴藏的深意也给避难所内的人们带来了无法忘怀的震撼与感动。

   它展现着了人类文明最后的坚韧与希望。

   或许,这份感受将永远留在所有幸存者的心中,成为永远激励他们前进的动力与信念。

   此刻,

   不仅仅波依尔曾经管理的这个避难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