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大国院士

第五百三十五章 NP=P猜想

大国院士 少一尾的九尾猫 2129 2024-06-02 08:48

  虽然很遗憾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上的技术没有运用到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上,不过常进院士的话却给了徐川足够的提醒,让他想起了另外的一些东西。

   上辈子他在CERN那边做实验的时候,针对惰性中微子的发现和探测,找寻到的数据信息并不完整。

   当然,这个不完整指的并不是不足以验证惰性中微子和暗物质的存在。

   而是这些粒子的信息,依旧如同这辈子发现惰性中微子一样,有一小部分无法确定。

   如果说,前些年在欧洲原子能那边发现惰性中微子,只是找寻到了这颗粒子常规态物质的属性,剩余的暗物质属性一点都没有探测到的话;

   那么上辈子就是属于看到了一部分暗物质属性,能够判断出现它属于暗物质,但并不全面。

   只不过在当时,他和众多的物理学家们都因这个伟大的新大陆和新世纪所激动到不能自己,并没有太过留意这些细节。

   如今细细想来,这大概和CERN升级后的高亮度LH-LHC对撞机的探测器技术有关系。

   正如常进院士所说的一样,对撞机探测器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观测,主要以以搜寻暗物质在湮灭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动量丢失信号为主。

   或许上辈子的CERN在升级和优化探测器的时候,走的路线正是这种。

   这才以至于那时候他在发现寻找暗物质的时候,仅仅只能确认一部分信息。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暗物质湮没产生的带电粒子(主要为正负电子对,中性中微子、光子以及带电粒子等)。

   这些粒子产生的信号会覆盖整个电磁波段,且信号主要有两类。

   一为带电粒子在当地磁场的同步辐射,处于射电观测波段;

   而另一个则是高能电子与 CMB光子的逆康谱顿散射,散射后的光子一般处于 X射线波段。

   由于暗物质粒子、暗物质密度轮廓以及磁场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暗物质

   的间接探测需要综合多波段的特征才有可能给出暗物质的进一步限制。

   所以通过搜寻暗物质在湮灭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动量丢失信号为主的对撞机,理论上来说是没法看到暗物质的全貌的。

   而且暗物质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不参与强相互作用,或者说不带电荷和色荷。

   所以它的主要组分不可能是标准模型中的任何一种粒子,也不可能是恒星坍缩形成的黑洞,它是一种从未发现过的物质。

   而暗物质要求稳定、不带电、相互作用弱等性质,因此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大部分的基本粒子都不可能构成暗物质。

   若有可能,在常规粒子中唯一的可能是中微子。

   不过由于中微子只能构成所谓热暗物质,与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观测不相符,因此常规中微子也被排除了。

   这样构成暗物质的粒子必然是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

   而他发现的惰性中微子并不属于常规中微子形态,所以它是属于温暗物质中的一种。

   不过即便是惰性中微子不属于常规中微子,它依旧有一部分的物质属性在常规态范畴。

   利用这一点,从理论上来说,他能通过对高能对撞机的碰撞控制,强行将惰性中微子进行湮灭,形成两个其他粒子,从而对它的质量等各种信息进行观测。

   或许,他知道应该从哪方面来重构对撞机探测器了。

   想到这,徐川的眼神顿时就明亮了起来。

   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

   对面,在徐川陷入沉思的时候,常进院士就端着茶杯小啜了起来。

   就对面徐川这个状态,很明显就能看出来是有了一些想法正思考,于是他也就没有去打扰,静静等待着,直到他回过神来。

   看着脸上带着兴奋神色的徐川,常进笑了笑,好奇问道:“徐院士这是有想法了?”

   徐川点了点头,笑着开口道:“的确有了一些理论上的想法,不过还需要完善,至于是否有用,可能还需要等待对撞机和探测器全都制备出来后才能知道。”

   对于未既定的科研理论,哪怕是有再大的把握,他也不会过于肯定的去说出来。

   就像是学术界很多人都认为他丢到arxiv上的论文可以当做正式的期刊论文来看一样,不管外界再怎么说,他也从来都不认为自己不会犯错,所发表出来的论文全都是正确的。

   尤其是到了他现在这个高度,越是关键性的研究,越是要谨言慎行。

   对面,听到徐川这么说,常进脸上带着一些感兴趣的神色,好奇的问道:“如果方便的话,能和我说说吗?”

   徐川笑了笑,道:“有什么不方便的,说起来,这份灵感还是常院士你给的。”

   微微顿了顿,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后接着道:“在之前惰性中微子的身上,很明显的出现了类似的特征。不过与理论上的暗物质来说,惰性中微子多了一部分常规态属性。”

   “因此,利用这部分特性,对其进行跟踪,而后判断暗物质在高能碰撞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两种其他粒子的性质,不断的实验,就可以一点一点摸清楚和反推出暗物质的‘暗’性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