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大国院士

第二百七十四章 从数学界刮到物理界的风

大国院士 少一尾的九尾猫 2124 2024-06-02 08:48

  书房中,徐川仔细的检查着证明过程。

   在将ns方程的阶段性成果仔细的滤了一遍后,时间就差不多来到了中午。

   本来想着自己动手将这些稿件输入电脑中,但看到堆的厚厚一叠的稿件,他就怂了。

   转念一想,他不是还有学生么,这种小事交给带的学生就好了。

   而且,整理文稿将其输入电脑,也能让他们深入了解这篇论文的核心,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点。

   这是对他们的帮助!

   想到这,徐川脸上露出了笑容,掏出了手机就给两个学生打了过去。

   “喂,谷炳,喊上阿米莉亚来我的别墅一趟,这里有篇论文需要你们帮忙输入电脑中。”

   “对了,记得带上你们的电脑。”

   ........

   挂断电话,徐川重新思索了起来。

   ns方程推进到这一步,可以说距离克雷数学研究所提出的猜想只剩最后一步了,他也在思索着这一步该怎么走。

   但对于ns方程,如今的数学物理界并没有统一完整的证明思路。

   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期待‘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存在性与光滑性’,也有很大一批的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们在证伪。

   即他们认为ns方程不存在光滑且连续的解。

   这来源于流体的特性。

   在转捩流动和湍流流动中,给定的光滑的初值条件和边界条件,在足够高的re,在流动演化过程中,速度剖面会发生变化和畸变。

   经过ns方程的严格推导,流体的速度在畸变的剖面上发生了间断,即出现了奇点(这就是转捩的开始)。

   而因为流动变量在奇点处是不可微分的,所以ns方程在奇点处没有解,因此ns方程在全局域上的光滑解不存在。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认为ns方程不存在光滑连续的解的一派学者,基本上大部分都赞同这个理念。

   奇点不可解,不可微风,这在数学上是共识。

   不过证实派的学者则不同。

   他们始终都认为ns方程的解存在,且连续光滑。

   而在这一排中,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最着名的数学家了。

   那就是前红苏的柯尔莫果洛夫,数学界人称的‘柯老邪’,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数学界的全才。

   如果有学过现代概率论,那么对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

   如果说格罗滕迪克奠定了代数几何,那么柯尔莫果洛夫则奠定了现代概率论。

   但他一开始并不是数学系的,据说他17岁左右的时候写了一篇和牛顿力学有关的文章,于是到了科斯莫去读书。

   入学的时候,柯老邪和爱德华·威腾一样,一开始对历史颇为倾心。

   一次,他写了一篇很出色的历史学的文章,他的老师看罢,告诉他说在历史学里,要想证实自己的观点需要几个甚至几十个正确证明才行。

   而柯老邪就问什么地方需要一个证明就行了,他的老师说是数学,于是他就开始了他数学的一生。

   而除了奠定现代概率论外,要论柯尔莫果洛夫一生无数中最耀眼的,莫过于湍流三分之?律和sg思想了。

   这个成果引领了流体力学近百年来的发展,在流体力学发展的长河中,他以神来之笔在现代湍流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k41理论。

   k41理论认为,无论一个湍流系统如何复杂,其涡旋结构都有着相似性,即涡的动能总是由外力作用施加给流场,并注入最大尺度(假设为l)的涡结构。

   然后,大尺度涡结构逐次瓦解并产生小型涡旋,同时也将动能由大尺度逐级传向小尺度结构,并依此类推。

   但此过程并不会无限进行下去,当涡结构尺度足够小(假设为η)时,流体粘性将占据主导地位,动能转化为内能在该尺度上耗散掉,继而不会继续传向更小尺度的涡结构。

   这个过程,被称为能级串过程。

   这是当代流体力学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知识点。

   其他学校徐川不知道,但当初在南大的时候,这一知识点在考试中占据了整整十分的篇幅。

   可谓重中之重。

   而ns方程的解存在且连续光滑,就有一部分理论建立在k41理论上。

   这一次徐川将ns方程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样利用了这一套理论。

   目前来看,k41理论同样适应于湍流,只是不知道,在未来面对最终的ns方程求解时,它是否还能如现在一般大杀四方。

   ........

   收到电话后,谷炳和阿米莉亚风风火火的迅速赶了过来。

   “教授,我们到了,麻烦你开下门。”

   书房中,徐川接到了谷炳打来的电话,起身出去将两位学生带了进来。

   “辛苦你们跑一趟了,这个就是要整理输入电脑中的论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