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离谱做法
很快,画面一转。
众人明明已经用过晚膳,可再次看着天幕上的美食还是有些控制不住的吞咽唾沫。
谁家大好人深夜放毒啊。
【堪比“满汉全席”的烧尾宴!这58道菜的做法也太离谱了吧#美食博主复原烧尾宴】
正是对面的视角,南翔不爱吃饭。
此前他们看九月做饭就在想对面又在做什么,结果这不,说曹操曹操到。
【画的是一幅画,吃的时候却烧成了龙。
捏的是面团,上桌却变成了仙女。
还有羊头、熊掌,九月邀请我一起做唐朝最着名的烧尾宴,一共58道菜说让我做57道。】
看得出,工作量巨大。
虽然看过了捏面团的全过程,但再次看着成品还是心中震撼。
有始有终啊。
大唐皇帝对这谢师宴现在也是知晓了,大众人平日吃的是小菜,这般菜品也多是皇室财阀之人能吃的。
普通人家吃几口肉解解馋也就罢了。
而至于靠前的王朝郁闷的扒饭,他们这能吃的东西真的太少了,就算能用积分换作料,时不时过过瘾就算是福利了。
等等,好像说海外的好东西不少是吧,那什么大汉和大明都是出远门得到的物资,兴趣来了。
【@腊月小九
“烧尾宴有兴趣吗?”
“你又要整大活了是不是啊”
@夏一味
“夏老师,你知道烧尾宴吗?”
“烧尾宴我好像知道诶”】
【一个人做我肯定是完不成了,所以这次我们打算四人合力。一起完成这场宴席。
而烧尾宴的第一道菜就是分装腊熊掌。
虽然这熊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妥妥的顶级食材了,但如今这种食材是“可刑”又“可拷”。
据说熊掌类似于一块胶原蛋白十足且筋肉相连的大号猪蹄。
所以这里我就想先用筒骨、鸡爪、腊味先吊取一锅高汤。
然后再准备一只猪蹄膀和一整块牛腱子肉,给它下入高汤炖煮入味。
炖入味之后,再取蹄膀的皮来代替熊掌的皮,取牛腱子肉代替熊掌内部的筋肉。然后再给它们装进熊掌造型的模具里压制定型。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只连皮带筋的熊掌了。】
他们总算知道之前评论说坑人是什么意思了,一人想法,四人合力哈哈哈。
不过看起来,还是那九月博主的难啊,即便是看菜,却也着实费功夫。
但这熊掌,在后世食谱里居然不能吃,还会有‘喝茶’的风险。
依照视频中人的做法,看着脱模出来的‘熊掌’,众人十分认可的点头,八分像也不错了。
百姓们看着热气腾腾的高汤都是感觉在诱惑他们,仿佛闻见了肉味一般。要是可以嗅觉共享可好,有人不争气的想着。
等到蹄膀和牛腱子肉合体,让人感叹虽然步骤杂了点,但效果不错啊。
不然,总不可能因为一道菜把自己送进去了吧。
想着九月的素蒸音声部,南翔的熊掌,不知道另外两人的菜品是如何的。
【孟子曾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在古代,熊掌一直都名列山八珍之一,可谓是山珍海味中最顶级的食材了。
经过两天的压制,此时的熊掌表面已达到七分相似,而切开之后,筋骨皮肉错落的也十分逼真。
接着,将猪肉手撕成丝,加墨鱼汁和盐给它炒成黑色的肉松,用它来仿造熊掌卷曲的毛发,使得其外表更能以假乱真。
其实熊掌在很多食谱中都有描述,味道也并非像传说中的那么美味。
或许古代达官贵人喜欢的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利用身份地位去享受征服自然带来的优越感。】
各朝古人:这么了解我们?
虽然王孙贵族们自认为自己足够有格调,但像后世这样的宴席他们也不能随意做出来啊。
而百姓们光是看着就觉得废食材和作料,更不用说他们还没有那些高科技的做饭工具,有时候人工智能也着实是方便。
看着不用烧火就可以煮熟食物的铁桶,众人直呼羡慕。
而稍微,还有另一个颇费材料的视角。
【接下来第二道菜是同心生结脯。
我的理解,它可能就是一种打了结的肉干。
我们把猪肉、牛肉或者羊肉先切成细长的薄片,再将肉片来回切成连着不断的肉条。
给它们加调料腌制入味之后,就可以用这些细条编出各种各样的肉结了。
唐朝人其实对吃食方面就已经十分的讲究了。
比如烧尾宴最着名的二十四节气馄饨,就是要用24种不同的馅料做出24种不同花型的馄饨;
再比如烧尾宴中着名的看菜,素蒸音声部,只用白面捏成多位鼓声吹瑟的面人,摆在案桌上的菜品,成品栩栩如生,与席间的歌舞相映成趣,十分气派。
可见,在唐朝,煎炸蒸煮就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口腹之欲了。
而自古以来,从结绳记事再到张灯结彩再到喜结连理,“结”,一直存在于华夏人民的记忆和生活中,象征着团结、和谐、美满和幸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