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纳米崛起

第五百四十五章 奔月(二)

纳米崛起 岭南仨人 2081 2024-05-30 17:58

  “天宫空间站,这里是鹊桥号月球飞船,我们将于5分钟后,和空间站完成分离。”

   “收到,准许出港。”

   “……”

   五分钟后,鹊桥号飞船和天宫空间站一起解除对接舱,然后鹊桥号启动辅助发动机,轻轻的反推。

   在轻微反推后,鹊桥号飞船和天宫空间站顺利完成分离。

   负责操控辅助发动机的叶亚东汇报道:“报告,鹊桥号完成分离。”

   冷静的杨理明吩咐道:“继续保持远离推力,10公里后进行机动变轨。”

   “收到。”

   当鹊桥号飞船飞离天宫空间站10公里后,杨理明当机立断吩咐道:“启动主发动机,目标地月平面方向,位置8万公里轨道。”

   “收到。”张锋按下主发动机启动按钮,瞬间主发动机喷吐出淡红色火焰,澎湃的动力让鹊桥号飞船开始向高轨区域飞行。

   鹊桥号飞船首先将进入一个椭圆形“超蓝星同步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约为200公里,最远距离约为5.1万公里。

   飞船将用16小时环绕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行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此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约为500公里,最远距离约为12.8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

   鹊桥号飞船将通过大椭圆环绕轨道,在64小时后,抵达12.8万公里附近的超高轨道区域,然后借助蓝星的引力弹弓,弹射到35.6万公里处的月球轨道。

   按照计算机分析的数据,以及地面设定的原定计划,鹊桥号飞船将环绕蓝星2.4圈左右,才会抵达预订的弹射位置。

   完成第一次机动变轨后,张锋迅速关闭了主发动机,而叶亚东则依旧聚精会神的操作辅助发动机,微调着飞行轨迹,确保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进入第一圈匀速环绕飞行后,飞船也不需要太操心了,启动自动驾驶即可。

   松了一口气的杨理明,开始向地面指挥中心汇报具体情况。

   同时叶亚东、张锋俩人也开始准备吃饭,从冷藏储存箱中,取出三袋快餐和三袋营养液。

   撕开快餐的铝膜外包装,将袋子夹在架子上,然后塞入微波炉里面,开始加热快餐包。

   飞船的生活舱和驾驶舱并不在一起,主要是为了避免生活用品,意外泄露在驾驶舱内。

   按照飞行准则,驾驶舱内是不允许只留一个人的,因此料理快餐包的工作,交给了叶亚东。

   这种特殊规定,主要是受到民航客机的影响,单独一个人在驾驶舱,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除非驾驶人员低于三人,不然一定要留两个人在驾驶舱内。

   叶亚东看到微波炉加热完成,便打开快餐包的特制塑料袋,里面是羊肉抓饭,由于羊排肉、黄萝卜、洋葱、青豌豆特制而成,还专门减少了一部分油脂。

   他迅速消灭了抓饭,又吃了一个切好的苹果,将营养液喝下去,每吃完一个东西,都需要按照操作流程,将食物包装和餐巾纸之类,全部存放在专门的垃圾袋内。

   这些垃圾袋子会被抽真空后,存放到专门的垃圾储存柜里面,最后带蓝星销毁。

   当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其实这些垃圾和垃圾袋,也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材料使用。

   例如室内散热系统无法工作,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入温差聚热炉中,将室内热量吸到温差聚热炉中,最后将这些高温垃圾,送入主发动机燃烧室,焚烧成为离子喷射出去。

   即达到了散热的目的,又可以作为发动机的喷射工质,同时减轻了飞船质量,可谓是一石三鸟。

   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特殊的应急预案不会启动。

   叶亚东吃了早餐后,又去替换张锋,最后才是队长杨理明。

   与此同时。

   雄鹰航天基地的航天机场中,金翅大鹏号经过紧锣密鼓的检测后,又将另一枚长11运载火箭,安装到了背部。

   这枚运载火箭搭载的飞船,就是鹊桥二号飞船,包括了轨道飞船(重34吨)、广寒宫基地主体舱(56吨)。

   到时候鹊桥二号,会在月球轨道和鹊桥号汇合,一起组成蟾宫空间站,然后将广寒宫基地的核心舱,发射到月球表面,实现载人登月和建造月面基地。

   7月4日,中午十二点。

   金翅大鹏号再次喷吐着暴力的淡红色火焰,斜向上冲向平流层顶部。

   轻车熟路的机组,一气呵成完成了加速、调角、分离、降落。

   而这枚运载火箭也成功进入近地轨道,和昨天的那枚运载火箭一样,在天宫空间站对接,两名宇航员聂长风、石克己,按照原定计划进入飞船。

   不过他们并没有马上开始脱离天宫空间站,而是静静地等待鹊桥号的消息。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干扰到鹊桥号那边,毕竟两艘飞船差不多时间进入月球轨道,可能会让地面指挥中心手忙脚乱。

   因此鹊桥二号,计划是在鹊桥号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后,完成蟾宫空间站环绕定轨后,才会开始执行奔月任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