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乾监国太子

第172章 立威名,安西都护府

大乾监国太子 邺余 2132 2024-05-30 14:46

  萧奕故作郑重地说道:“孤还是那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英明神武不是说出来的,忠心耿耿也不是说出来的。”

   “孤也一直告诉大乾的百官,多看多学多做少说。”

   “如今,你们也算是大乾的臣子,以后也要多看看邸报,从而了解大乾的国策,多看报、学新学、多做事情、少一些空谈。”

   “不管是党项人也好,还是其他的夷族,从今往后,从这兴庆府的疆域出现在了大乾疆域图之上,那么,孤都将会把你们视作是大乾的子民,一视同仁!”

   李仁忠感动不已,还真的满眼含泪,高呼道:“殿下,如此足矣!”

   萧奕却又稍微严肃了一些,开口道:“但是,你们也该记住,话反过来说,如果万一谁真整出幺蛾子来,影响到了大乾天下大同的大业,孤也绝不会忍。”

   “你们可能对于孤的了解并不多,后面,孤会把往日的邸报送过来,你们读一读、看一看,孤对于贪赃无法之辈、贪官污吏之徒,一直都是问罪处斩、抄家灭族。”

   这是先给了个甜枣,然后再来一个当头棒喝。

   先安抚了李仁忠等人的心。

   然后再立规矩。

   不然,这些人还当做他是李乾顺那样的国主呢。

   能够忍受李察哥这样的人在晚年的时候贪财享乐,还暗中搞土地兼并。

   李仁忠自然是被吓到了。

   不仅仅是他,坐在这里的蕃部头人也是一样。

   有一些人,并未学会汉语,只是通过身边懂得汉语的人的翻译,而这样的方式,说实话,震撼力度并不是很大。

   不过嘛。

   萧奕也不在意。

   还是那句话,西夏的情况和河东道差不多。

   想要收服这两个地方的民心,不是几句话,几个国策,或者是几个有治世之才的人,一两年就可以做到的。

   最起码,也要让这些百姓真正地感受到了大乾官府的好,感受到大乾监国太子才是真正心怀天下、心怀万民的君主。

   只有他们获得了利益,或者说,把他们的利益绑在了大乾官府的战船上,他们才会收心。

   也不用着急。

   都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萧奕也没知道这样一个宴会就可以收了西夏百姓的民心。

   但是也不能因此而什么都不做。

   萧奕对李仁忠说道:“你那濮王的爵位可以留着,往后几日,你就随孤身侧,专理党项蕃部的事宜。”

   “孤会在兴庆府建立安西都护府,你为安西都护府的副都护,授正四品。”

   “你应该知道正四品吧?”

   李仁忠惊喜之余,却又立即凛然起来。

   “臣知道。”

   至于周围本地官僚、蕃部头人,包括身边的岳红翎、东宫属官们,此时多已经听呆了。

   太子殿下端的是十分大气,也更为霸气。

   李仁忠从此便有了一个大乾的官职在身,也连忙承担起了安西都护府的职责,为萧奕介绍着其他的蕃部头人。

   最后,萧奕也一一给他们安排了官职,并且声明了他们的责任。

   萧奕知道这里面会有人把他的话不当一回事儿,不过,他会有办法让这些蕃部头人都成为听话的人。

   现在,西夏已经尽在他手。

   怎么治理西夏自然是萧奕说了算,有不听话的人,杀了便是。

   直接当着西夏的百姓开始公审,先来一个替天行道,为西夏的百姓主持正义。

   把大乾的官府威望先树立起来,还有名声和形象。

   一个公正、公平、公道的大乾安西都护府就这样在兴庆府立起来了。

   以前的西夏王宫,被萧奕重新规划了一番。

   把偌大的西夏王宫划出来六部分,五部分赏赐给了李仁忠等人。

   最后一部分,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作为安西都护府的府衙。

   在府衙的大门前,设置了一个大鼓。

   谁要是有冤屈了,直接敲鼓就行。

   大乾官府会立即升堂,开始公审,为百姓们申冤。

   这一天。

   是大乾贞元二十四年的十二月三十日。

   也就是除夕。

   刚刚对一个蕃部头人公审,定下了他的诸多罪行和罪名,以及处罚书之后,萧奕回到了府衙后院。

   书房之中,已是掌灯时分,烛台着一簇金红色火焰,照亮了一片黑暗。

   身形窈窕静姝,神清骨秀的少女端坐在书案之后,正在寻着一卷西夏卷宗翻阅着。

   萧奕走进书房之后,看向那伏案书写的少女,目光温和几许。

   见到萧奕走进来,岳红翎挑了挑眉,问道:“古力那扎被抄家了?”

   萧奕落座下来,端起岳红翎手边儿的茶盅,喝了一口,才回道:“是啊,这人为了霸占自己族人的田地,直接六亲不认,还囚禁过中原子民为奴隶,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

   岳红翎想了想,蹙眉说道:“其实,这件事情不应该是你来做,你是大乾的监国太子,以后也将是大乾的帝王,对于西夏人来说,你应该是一个仁慈、贤明、爱民如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