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的岳父是崇祯

第322章 列强难当

  军令出。

   “进攻!”

   “驾!”

   刹那间,年轻的传令兵骑着大白马,扛着四爪金龙旗,从中军帅营疾驰而出,掀开了这场大明与波斯之战的序幕。

   “嘟嘟嘟。”

   随之。

   短促的哨声响起。

   明军前部瞬间动了起来,一个个炮兵连在步兵掩护下,拖拽着四轮,或者两轮的炮车,弹药车向前推进。

   推进到射程之内便开始架炮……

   不久,一门门大炮架了起来,身穿大红军服的炮手完成了装填,点燃火盆,单膝跪地等待着口令。

   总计十五个炮兵连,从十二磅到八磅不等……

   一百二十门火炮齐装满员。

   明军这一动,对面的波斯军团也动了起来,炮灰军,中央重步兵手持梭镖,长矛在弯刀骑兵掩护下。

   大举压上!

   乌压压的全是人。

   “呜呜。”

   古老悠远的牛角声响起。

   道不尽凄凉。

   “呼。”

   波斯高原东段,呼罗珊的风微微吹佛。

   周世显在马背上换了个姿势,瞧着对面五里开外老迈的波斯军团,早已古井不波的心中,竟微微泛起一丝波澜。

   死水微澜终归于平静。

   千言万语化为两个字:“开炮。”

   “呜……轰!”

   随之大团的硝烟升腾起来。

   “轰,轰,轰。”

   老迈的波斯军团,正在推进中的中央步兵,一瞬间遭受了重大伤亡,炮弹呼啸而至。

   手持弯刀,盾牌,梭镖的杂兵被轰的高高飞起,一颗颗炮弹落地后,又高高弹起,在密集的步兵群中犁出了一条条血肉胡同。

   “轰,轰,轰。”

   十五个炮兵连,数轮炮击后。

   残肢断臂在漫天飞舞,波斯军团的中央步兵……便好似一个被点着的巨大马蜂窝。

   炸窝了。

   被裹挟出战的波斯附属国士兵,在明军猛烈的炮火下,丢下弯刀,梭镖掉头就跑。

   “呼啦。”

   全军崩溃的波斯军团十万大军,便好似一棵腐朽的大树轰然倒下,炸了营的波斯士兵跑的到处都是。

   两翼那些精锐的弯刀骑兵,见势不妙也开始打马,掉头,夺路而逃……

   “哈哈哈。”

   明军帅营中,哄笑声四起。

   周世显也是微微一笑,又挥了挥手:“进攻。”

   敌军已溃。

   “咚,咚,咚咚咚!”

   旷野间,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步兵军开始向前推进。

   “希律律!”

   两翼骑兵早已按捺不住,三万名突厥仆从骑兵率先冲了出去,毫不犹豫的出卖了波斯旧主。

   突厥地头蛇才刚刚投奔大明,立功心切呀……

   庞大的波斯军团土崩瓦解了。

   人喊,马嘶,枪炮齐鸣。

   此战已毫无悬念,波斯王朝唯一能拿出来的重兵集团,不堪一击,都城大不里士好似一颗熟透的桃子。

   在向着明军招手。

   旌旗猎猎,四爪金龙在风中猎猎作响,明军花费了短短两个时辰,一个上午,便击溃了老朽的波斯军团。

   波斯人的十万大军,土崩瓦解。

   只有两三万弯刀骑兵在突厥人,明军铳骑的疯狂追杀之下,向着都城方向夺路而逃。

   漫山遍野都是双膝下跪,战战兢兢的波斯士兵。

   周世显在马背上挺起了腰,轻道:“传令,降者免死。”

   “遵令!”

   一队队轻骑飞出,传令四方,不久高原上响起一声声低喝。

   “大都督令,降者免死!”

   “降者免死!”

   一声声嘶吼中,人数高达七万的波斯士兵束手就擒,被捆住双手绑在一起,走进了明军战俘营。

   从呼罗珊到大不里士,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明军。

   隆隆炮声中。

   一路向西。

   一个月后,波斯都城,大不里士。

   十余万明军一路畅通无阻,以碾压之势横穿了整个波斯高原,攫取了大片土地之后,兵临波斯城下。

   长途跋涉之后,周世显在马背上挪了挪屁股,抬头看,一座高大的蓝色清真寺映入眼帘。

   瞧着面前连绵欺负的古老建筑群,高大的清真寺,心中滋味竟然有些复杂难明。

   他口中喃喃自语:“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呀。”

   这座巨城始建于公元三世纪,历史上曾是伊尔汗国,萨法维王朝的都城,也是丝路重镇。

   并且这座古城的战略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从这里出发,向北是里海,再往西可就是地中海了,占领了这里就相当于,掐住了西洋人进入中亚的咽喉。

   也捏住了奥斯曼人的命根子。

   马鞭前指,遥望地中海,周世显轻道:“这便叫做拒敌于国门之外,若我大明在此地经营得当……”

   后半截话他没说。

   可身旁众将都心领神会,只要大明能牢牢控制此城,什么西洋人,奥斯曼人,这辈子也打不到西北去了。

   西北问题彻底解决了,至少几百年再无边患。

   “大都督英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