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同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则消息。在这次地震中,只有四时神祠没有倒塌,连一个裂缝都没有。有人亲眼所见,地震发生时四时神祠竟然飘到了空中,任凭地面如何抖动、开裂,神祠皆岿然不动,而且发出了幽幽的光亮。等到地面平稳后,那人又看到,神祠稳稳地落了下来,祠中的神光也不见了。消息越传越广,越传越神,不仅是安陵,即墨也有相同的传闻。即便如此仍有人不信,直到他们听说,率长带领着幸存的邑司和官吏,在神祠中举行了隆重的祭祀。
“邑司回来了,邑司回来了,邑司将告诉大家大灾的原因。”听人这样一讲,连交时也坐不住了,和大伙一起聚到邑司门前,听他的讲述。
“这次大灾啊,说白了就是四时神的法术,死去的人命中皆有此一难。我们既然活下来了,就不能随便死去,否则便是违背四时神的旨意,会统统变成恶鬼。我们继续活下去,把房子重新建起来,这样我们死去的亲人想我们的时候,还能找得到家。”不少人表示赞同。
有人问:“那海水涌进了田里,四时神不怕我们饿死吗?”
邑司不慌不忙地答:“这是因为田里有恶鬼,前两年我们遭了旱灾,为何呢?就是因为恶鬼越来越多,这一次四时神召唤大鲲扬起海水将恶鬼彻底消灭,今后呀,我们种下的苗就不怕旱啦。”这下,用力点头的人更多了。
此时,一个浑身泥巴的孩童晃晃悠悠站了起来,怯怯地说:“大人,我家就剩我一个了。”没等邑司说话,几个汉子聚拢过来,“大人,我去。”“我去,大人放心。”一位妇人也插话道,“这娃娃,我认得。娃呀,饿了吧,一会儿到我家去啊。”“还是到我家吧,我家挖出了存粮。”“还是我家吧。”“这样,一天一家,一天一家啊。”
大家散了,精神头明显足了不少,当天日中便有人开始清理废墟。交时同样有了劲头,回到家带着熠儿搬起了石瓦。
交时没有忘记昭家,两日后,他召集来几位乡里,一齐清理。此时他发现,与昭心相熟的一位安水邑老妇,边流泪,边扒土石。交时顿感羞愧,安慰了两句,赶忙搬起了土石。
一个时辰后,昭心和昭尾被挖了出来,母子二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老妇的长嚎引得周围人纷纷拭泪。听到哭声,琪匆匆赶了过来,见到交时无恙,她的心放了下来,再一瞧昭心和昭尾的样子,忍不住抽泣起来。
“她讲过,昭家的葬俗是船葬。”老妇双膝跪地,尽力平缓气息,讲道,“大家能不能帮帮她呀,谢谢大家了。她是好人啊。她不该呀,不该呀。”说着,老妇将身子扭正,挨个给乡里行礼。
“我们帮,我们帮,啊。”交时看向大伙。
几位乡里没有犹豫,“一定帮,一定帮。”
“您告诉我们,怎么做。快起来。”
“谢谢大家了,我——”话音未落,老妇晕厥过去。交时立刻将她抱起,送回了鸣鹿耜。
喝了几口粥,老妇缓了上来。“听她讲啊,棺是由整段木头刳成,分底和盖两部分,上下套合。”
“独木舟。”一位乡里脱口而出。
“是,是。”
“然后呢?”
“然后,入海。”
“啊,不入土吗?”琪惊得大叫。
“我当时听了,同样觉得奇怪。”
“不入就不入吧,既然是她家的葬俗是船葬,那就做一个吧。”
“两个人放一起?”
“放一起吧。”交时想了想,又看向老妇,“可以吗?”
“可以,可以,你们能帮忙做棺,已经是青帝显灵了。谢谢啦,谢谢啦。”
靠着交时等人日夜赶工,三日后船棺终于完成了,老妇亲自将这对母子送入棺中。琪本想为二人套上新衣,被老妇谢绝了。
清晨,船棺顺着水流向大海方向飘去。不少乡里聚集在安水边,共唱《虞殡》,为了昭心母子,为了他们逝去的亲人。极目远望,天空阴霾,海雾弥漫,几只海鸟在浪尖上哀鸣。
“时父,他们会化作夜光吗?”熠儿忍不住低声问。
“不会,他们并非族人。但是,他们同样照亮了大家。”
喜欢大阳记之谶璞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阳记之谶璞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