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耕耘贞观

第四十六章 收钱一贯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070 2024-05-30 14:34

  随着六月过半,但关中依旧没有雨水降落而下,李世民又派遣了长孙无忌去祈雨,如果继续的旱下去,自己怕不是要派遣房玄龄去了,真是让人恼心啊!

   说实话,这一天晴空万里无云,单独拿出来那是顶好的天气。

   但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两个多月了,那就成了灾难,至少很多地区的地那都种不成了。

   说实话,这天气本身让李世民并不恼心,但这旱灾之后成蝗灾,蝗灾过去又来了旱灾,绵连不断的灾难让李世民没有丝毫喘口气的机会。

   纵然李世民的内心相当的坚强,但偶尔也忍不住疑惑,难道自己真是天弃之人。

   否则为什么在自己登基后,年年都是闹这样令人烦恼的天灾呢!

   不过想到这里却不免想到正在高陵,吸收着大量难民妥善安置的李泰。

   一想到李泰在为政时候表露出来的才华,还是让李世民感觉到慰藉。

   虽然老天并不待见自己这个天子,但老天到底给了自己一个很能干的儿子。

   此刻,青雀所在的高陵地区成为了一个关中的确的人口吸铁石,流民凡向长安城过来的,基本都会被高陵这个人口黑洞不断吸过去,而且这些流民就仿佛再也出不来了。

   不过最重要得是,虽然不断有流民进入到高陵,但高陵的秩序并没有受到破坏。

   相反这些流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融入到了高陵这个新兴城市中,成为其中的一员。

   此刻的流民努力干活,仿佛这座城市本来就属于这些流民的,这些人所迸发出来的热情,任何经过高陵的人看到了,怕多少都有几分的呆滞,因为他们也实在太努力了。

   说实话,李世民也看不懂李泰的操作,很多长安城内的官员也不理解李泰是怎么用一座高陵就吸纳了这么多流民,使得他们转化成百姓,然后竭心尽力的在此工作。

   毕竟就算是进行分田,也没有这么多田亩分啊!

   这就让很多朝中闲职成员,直接请了假就去高陵转一转,就当做是旅游了一天。

   自己也不求学得多么高深,只要照猫画虎的在遇到灾难时用上,说不定自己就是能吏了。

   就在李世民稍稍分神时,杜如晦倒面色如常的端着一排公文走进来,对李世民道,

   “圣人,这些奏章臣已进行初步批注与建议,还请圣人批阅!”

   “朕记得昨日便是把吏部的官员调度单看过了,你哪里来的这么多奏章!”李世民看着杜如晦微微一愣,“而且今日满朝休沐,是你轮值,玄龄呢?”

   大唐官员那是有休假的,当然如果是工作狂的话你可以继续去干活。

   不过这种人为官是相当惹人嫉恨的,毕竟任何人在职业场上最恨的就是那些内卷的货色。

   本来明明可以自由摸鱼的环境,在这些鲶鱼进来后,就再也不能够做一只快乐的咸鱼了。

   房玄龄能坐稳尚书仆射,最重要的就是该工作工作,该休息休息,绝无落人话柄。

   与之相比,杜如晦就是一位工作狂了,明明应该是休沐的日子,却在奋斗。

   这自然带动了他下面的属官努力干活,但同样的,这样的家伙在同僚关系只能说一般。

   “长孙仆射替圣人求雨,臣暂代尚书右仆射职务还不熟悉,所以不敢懈怠,便自请与魏国公互换。”杜如晦如实的对李世民道。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头,听到杜如晦的话,便让侍从接杜如晦手中文件。

   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李世民道,“不对,房玄龄做事向来周正,可不是你想换就换的!”

   “也许是因为魏国公静极思动,也想要出长安城走一走吧!”杜如晦笑着道。

   “啧!”听到这话,李世民愣了愣,却也仿佛想到了什么似的看了一眼高陵方向摇摇头。

   所以,不只这些想要偷师的官员,此刻民部尚书戴胄和魏国公房玄龄,也一起骑着马,带着两队仆人来到了高陵县。

   因为他们也不理解,为什么李泰就能把这些给难民给轻易安抚了,并且高陵县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匪夷所思的发展起来。

   此刻,房玄龄与戴胄两人打量着高陵,此刻高陵县区之外,已经有木墙阻拦着。

   所以这次来高陵县到底是有了城门,而不再是当初那可以肆意穿梭的地区了。

   城门有两扇,一扇城门能够自由的进出,并没有任何限制。

   但如果出现衣衫褴褛百姓,尤其被询问后没过关用的公验的,那按照流民身份去隔壁城门进行排队。

   重新登记造册后后,他们将会获得新的身份,多少也算是长安人士了。

   说实话,以前因为没城墙,李泰压根就没让人去验公验。

   因为这里还不算是城市,这是那些修筑成围墙的城市才有资格去验的。

   自己没有城墙,自然不算正式的县城。

   但有了城墙后就不一样了,那自己就必须要遵守唐朝的法律法规。

   还是那句话,自己靠着自己是王爷,在无伤大雅的地方打打查边球可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