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更宋

第五百零四章 出兵西域

更宋 红莲素心 2127 2024-05-30 14:32

  宏远和尚,是少林寺十八罗汉的为首之人,是宏泰方丈的师弟,佛法高深。

   看见师子王的表情,他就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事,自从他们来到高昌,一直很受礼遇,对师子王也很有好感。

   “阿弥陀佛,大王何故如此看贫僧,陛下在国书上写了什么?”

   师子王没有回答,而是把国书递给宏远,宏远接过国书一看,脸色也是变了变。

   郭浩竟然如此焦急,这么快就灭了吐蕃,现在又要高昌。

   经过这半年多的时间,高昌的百姓对大宋的印象很不错,对宋国也很是向往。

   可是向往归向往,师子王一脉用了数十年,统一了打败了西州回鹘,统一了西域,也是很有民心的。

   后周广顺元年二月,西州回鹘派遣都督向后周贡大批方物,当时该国已有一定经济实力。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高昌国的实力也增长了不少,虽然一直给大国纳贡,并不代表愿意归顺。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宏远和尚颂了声佛号,不知道说什么好。

   师子王此时也反应过来,这群和尚来高昌国,根本不是弘扬佛法的,而是来蛊惑人心的。

   “哼。”

   师子王拂袖而去,出于对佛的尊敬,他没有为难宏远。

   不过他很快下令,禁止少林和尚公开讲禅,宋帝之心,已昭然若揭,师子王不傻,怎么能看不明白。

   十八罗汉被禁足,没有外人时,他们也褪去了高僧的伪装。

   “师叔,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阿弥陀佛,陛下有些操之过急了,现在百姓已经知晓我大宋,如果能再给我们一些时间,也许就可以说服高昌王。”

   宏远和尚以为他可以说服高昌王,殊不知他们的佛法对于百姓有用,对于真正的王者,一点用没有。

   一年的时间,他们不动声色地宣传着大宋,宣扬着大宋的强大,与郭浩的仁慈。

   可是这些话骗骗百姓可以,师子王却不喜欢听这些,作为一国之主,他对自己的国家很满足。

   历史上的高昌回鹘存在了四五百年,这与宗教治国有关,同时也说明它的实力和底蕴。

   郭浩通过贡品,就可以看出西域的富有,西域与辽东同一纬度,要不是地形原因,必然是一片沃土。

   他已经等了一年了,他觉得没必要再等了,师子王给大宋纳贡的同时,和辽国也保持联系,它是不可能主动归顺的。

   所以郭浩趁收复吐蕃之际,宋军士气正盛,兵分两路讨伐高昌,这份国书就是告诉高昌,如果不归顺,下场和吐蕃一样。

   而宋军的兵马,将会以昆仑山为界,分为南北两路,一路走河西走廊,一路走西藏和青海交界。

   如今吐蕃被宋军占据,西境的军队没有驻守的必要了,五万大军去了吐蕃,另外的五万就去了西域。

   宋国出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高昌国,王宫之内,贵族们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当他们得知宋军的行军路线后,原本紧张的表情又放松下来。

   “宋军从这条路线走,必然会经过婼羌国,一旦他们进入了那里,就会受到天女的诅咒!”

   一个贵族说完,其他贵族纷纷大笑,师子王也笑了,看来佛祖还是站在他这边的。

   ……

   昆仑山南,马仁瑀、董遵海两位将军,带着五万兵马向西进军。

   二人原来都是地方上的节度使,因为之前的将军病逝,所以郭浩不得不重新任命。

   放眼望去,前方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很多他们没有见过的动作,在草原上悠哉悠哉地吃早。

   天很蓝,河很清,纵使习惯了沙场的汉子,看到这个景色,也不由得发出赞叹。

   翻不完岩层经卷,望不尽雪峰塔尖,蓝天旋磨幽深,水草串起悠远……

   大军驻足于此,马仁瑀派人去寻找向导,斥候走了很远才找到一个牧民,向他说明来意。

   “老人家,我们要去西域,你能帮我们带带路么?”

   “西域?”

   牧民有些不解,斥候随即解释道:“就是高昌,沿着昆仑山一路向西,高昌国。”

   听到他们要去高昌国,牧民的脸色瞬间变了,吐蕃现在虽然被吞并,可对于草原上的牧民影响并不大。

   “你们要去高昌国,这条路走不得!”

   斥候有些不解,根据古籍记载,这条路确实可以通往西域,而且沿途水草丰富,食物充足,为什么就走不得呢?

   “这条路为什么走不得?”

   牧民摇了摇头:“不能说,不能说,否则天女会怪罪的!”

   说完牧民就赶着牛羊离开了,斥候很想把他绑起来,可是军中明令禁止,不能骚扰当地百姓。

   回到军营,斥候说明了情况,同行的武将和监军都不明白,难道前面有什么可怕的东西?

   看着远处的昆仑山,所有人都觉得有什么,接下来他们又询问了几个牧民,听说他们要去西域,没有一个愿意当向导。

   两位司令有些迟疑,但军令难违,这又是他们第一次带兵出征,他们不想放弃这次就建功立业的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