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485章 为天下人做事

  村民看了看朱标,有些不满的道“你怎么教孩子的。”

   “我家孩子年轻气盛,若冒犯,还请多多包涵。”朱标走到朱允炽他们的前面。

   有个老先生模样的人,看朱标半天,走过来道“你我可曾见过。”

   朱标摇头“不曾。”

   这老先生的话引起其他人注意,朱标对他们的惊讶只是笑了笑,转身离去。

   站在远处的陆忠把身上的兵器都默默收好,就连身后的唐贤也时刻准备着。

   朱槫面无表情的丢下手中的石块,率先跟上朱标,然后对其他人吩咐道“保护好陛下。”

   缓缓走远的朱标刚走出大槐树的范围,没想到那些村民中有人反应过来“他是皇上。”

   “他是皇上?”

   “什么,这是当今天子,大家快啊,见过皇上。”

   周报亭附近的村民想到朱标的石像和大明宝钞上边的皇帝像,纷纷倒地就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激动地百姓不停地磕头,声音很高。追了过来。

   “皇上,皇上,请留步。”

   有几个退役的将士站的笔直,追赶上来。

   “朕是微服私访,不想扰民,大家不必跟着。”

   “陛下,我们想给您磕个头。”几个退役的将士跟上来“陛下,我弟弟的轮椅坐着可好了,当年我们从倭岛战场回来,都是陛下惦记着我们这些将士。”

   “你叫什么名字。”朱标也心热起来“衙门给你们安排的什么职务。”

   “草民乌大有,我弟弟乌大志,我在街道司,他在家,不过每月有补贴。”

   “够用吗。”朱标笑道。

   “够,家里去年的粮食吃不完,我家那口子在凤阳皇明家政,每月也有银子。”

   朱标拍了拍他肩膀,道“你们都是大明的功臣。朝廷不会忘了你们。”

   得到天子的垂询,乌大有激动地嘴唇发抖,胡乱的抹了把自己的眼泪“陛下,草民过得很好,陛下在草民心里。”

   看到身后的几个皇子,几个村民上来赔罪,朱标表示不必。

   不知者,不怪。

   朱标在百姓的呼喊中离去,下一个地方是当地的学堂。

   -------

   朱允炽这会正得意,那群无知村民还敢教训自己。

   这一幕,被朱标看在眼里“祸从口出,沉住气。”

   民间传言肯定会夸大事实,争论这种事情有什么意义。

   “父皇,他们在说谎,这是不对的。”

   “太子,这是他们对父皇的认可,明白吗。”

   百姓越神化谁,谁就是百姓心中的信仰。

   朱允炽有些不明白,朱标道“你最敬佩谁。”

   “当然是父皇和皇爷爷。”朱允烨道。

   “为君者,要让天下人臣服于你,若是天下人都不服,那就意味着,这个皇帝你做不了。”

   太子问道“如何让百姓臣服。”

   “做事,为天下人做事。做出政绩来。”朱标说道。

   “父皇,儿臣想研究更厉害的火器,带这大明兵马打洋人。”朱允炀道。

   太子看着朱允炀道“你带兵做什么,你若是研究火器,想要造反,本宫怎么办。”

   朱允炽读了不少史书,前朝的历史他都知道,不满的看着朱允炀。

   朱允烨道“大哥,不会的。母妃说,兄弟齐心,大明才能抵御外族。”

   朱标看着太子道“有朕在,不会的。你要好好戒食乌香。”

   朱标沉默了下,许多事情都被自己扼杀在摇篮里,只要后人继续保持,大明未来可期。

   皇室宗族,勋贵大臣的世袭早就没有,江南士子如今和百姓待遇一样,商贾地主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虽然及早扼杀,就不能装逼,但朱标也认了。

   虽然将来会有新的蛀虫和阶层,过些年后,有些就会吞噬国基,但他会有新的办法。

   两三个村子折中的地方会有一座小学。

   白墙青瓦,大门上写着凤阳府第十幼学。

   春耕时节,也是孩童上学的时候。

   朱标牵着朱允炀道“你知道父皇为何定在春耕开学?”

   “杜太傅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生时,做学问做好。”朱允炀道。

   朱标点头“大明的学生开学了。”

   学校左侧的石头上刻着几句话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从凤阳继续北上,朱标想再去考察北平府和西安府。

   水师和火器的不断进步,朱标并不怕大明的京城离海太近有危险,而是这些子孙待在江南,十分容易沉迷享受,忘了他们的职责。

   在凤阳待了些日子,朱标便再次去了陕西。

   一路上太子吸食乌香的瘾犯过几次,都被朱标用法子强行压制下来。

   到达陕西境内,朱标便道“你跟你皇叔他们走另一条路,朕在西安府等你。”

   太子有些不解,但还是跟着朱榑他们走了另一条路。

   朱允炀和朱允烨跟着朱标常皇后。

   常氏这次明白朱标的苦心,一是试探朱榑到底改过没有,二是磨炼考察太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