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明不南渡

第九十五章 头戴绿沿帽

北明不南渡 那日十月十 2174 2024-05-30 14:24

  昭仁的话仿佛戳中了众人的心事,本事正常的家宴,却变的有些阴沉。

   说起来,崇祯和宫人都是深居简出。

   但宫内的太监们还是可以自由出入宫城,采买必要的生活物资。

   对于外面的消息也能知道一二。

   沙河大捷的消息令宫人振奋,但闯军并没有因此退去的事情,亦能被宫内得知。

   大明的安危任重而道远啊。

   崇祯走出殿外。

   望向西北方带血的天空,眼神游离于身后的周太后与众子女身上。

   倘若皇帝无法守住京师,那么……他和他的妻儿子女又该如何处置?

   ……

   京师的备战已经随着闯军的到来,进行了最后的备战。

   这是关乎大明生死存亡之战!

   凡是心向明廷的忠臣,无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闯军的二十万大军黑压压的一片。

   似乎已经安排好了一般,从各个方向,进行对京城的合围工作。

   京师之上的守军一个个十分的警惕,真正的大战,随时都回发生。

   黄色的龙袍极为招摇。

   朱慈的穿着显然自带嘲讽属性。

   闯军很容易就能知道,此刻西直门上的那个人,正是新登基的辽宁皇帝。

   他已经站直了身子,立在正中央的城垛之后,背负着双手,默然的看着闯军的军队调动。

   忽而,在一众闯将的拥簇下,一个身材挺拔,面堂黝黑,带着宽沿帽的男人,来到了城下。

   和城上的朱慈,遥遥对视。

   这是身处两方势力的首脑,第一次的近距离接触。

   朱慈不过十五岁的年级,但两世为人的他,却并没有任何慌乱的样子。

   在锦绣的黄色袍服的衬托下,倒是有着,特别的气质。

   那是在这些天,不断地杀伐下,所渲染出来的。

   而李自成也并非弱者,十几年来,被明军干的像狗一样到处逃窜,所吃过的苦,经历的战事,亦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如今扬眉吐气,咸鱼翻身,干出了一番事业,膨胀的自信心,令他有一种兼并天下的豪情。

   大明和闯军的撕逼很难和解。

   最主要的是因为。

   他们已经互相刨了祖坟,这可是不同戴天之仇,如果怂了,肯定会被别人当成怂逼。

   除此之外,李闯还把各地的藩王都干掉了,这无疑又是一巴掌呼在大明的脸上。

   藩王少了,讲道理,对大明来说是好事。

   但朱慈是明朝皇帝,表面上还是需要对李闯这种把藩王卷成肉夹馍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抗议。

   “大明气数已尽,汝为明皇,何不审时度势,开城迎降,亦可安保富贵,皇族无恙?!”

   李自成还有着劝降朱慈想法。

   虽然北方基本已经被扫平,然而淮河以南的地方,仍然控制在明廷手中,如果能够招降明廷皇帝,不仅仅可以减少顺军的死伤。

   接下来的统一全国的战役亦可以轻松不少,如果不是犯傻,李自成绝对不会对京师的皇族大开杀戒。

   朱慈也深知这一点,投降的话,虽然脸面上过不去,但性命无忧。

   然而,朱慈知道,最恐怖的绝非李自成,而是那在关外虎视眈眈的建奴。

   投降之后,身为别人的阶下囚,能动性彻底丧失,等到建奴进关,无论去南京,还是留在北京,都是死路一条。

   局势演变到这种地步,已经没有后退的可能,或是将李闯击退,或是彻底埋骨于此。

   朱慈没有回答李自成的话,而是抬起手来,让城楼上的众军开始齐声呐喊。

   “李闯头戴绿沿帽,

   妻妾被人搂细腰。

   盖虎高杰齐上阵

   韩氏刑氏啊啊叫!”

   城楼上的明军连声一片,声音更是传的很远,以至于城下的闯军近一些的都能听到清楚。

   而这样的打油诗又通俗易懂,粗俗不堪,但也正是因为粗俗不堪,以至于雅俗共赏,很容易寻常人都能理解传颂。

   明军这么一嗓子,无论是城楼上的明军,还是在下面的闯军,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被人偷了老婆,肯定是喜闻乐见的,然而更加喜闻乐见的是……李自成前后一共娶过四次老婆,被人偷了两个。

   这头上不是一般的绿。简直绿出了一个新境界。

   本来这种事情,在闯军内部属于404的存在,正常人绝口不会提的。

   但明军可不会卖闯军面子,直接编成了打油诗,给念了出来。

   当然版权属于朱慈本人。

   效果么。

   是李自成的脸都绿了,回神瞪向身后的一众闯将,闯将们赶紧收敛了笑意,但仍有好几个人嘴角微翘,有些难以憋住。

   李自成心里五味杂陈,这可是他一辈子都难以抹掉的阴影。

   他当然很火大,自以为劝降朱慈乃是好意,但那个不要脸的娃竟然编排如此恶毒的段子来调侃他。

   是可忍孰不可忍。

   等等,这明朝的小皇帝怎么这么清楚他的事情?

   不管如何,现在看来已经无法通过温柔的手段攻下京师了,那么……也只能撕逼硬怂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