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明不南渡

第一百一十一章 晋南

北明不南渡 那日十月十 2125 2024-05-30 14:24

  王先通向着山西方向进军,一路之上,山西各地忠于明廷的士绅,纷纷出道相迎。

   对明军的到来表示欢迎。

   有些人还向王先通提供了军情,比如李自成的溃军的奔逃方向。

   不过王先通却没有追击更远,五千人的军队,并不多,出征一日,便是一日钱粮,在京城无力保证太长的粮草供应的现实下。

   王先通也只是安抚了归降的县府,将明官重新负植起来后,又绞杀了几批溃散的闯军,便撤军返回京师。

   另一方面。

   李自成和其败军,从山西向南奔走,沿路之上,大部分城池都对李自成闭门不纳。

   所谓的成王败寇,便是如此,在李自成风光的带领几十万大军压过来的时候,大明的许多守城官员为了性命,非常识时务献城投降。

   而在李自成败北之后,识时务的他们也不傻,知道此时应该站在哪边。

   甚至有些胆子肥乡绅,组织了乡勇,偷袭李自成的溃军,亦是令李自成头疼不已。

   原本收拢来的数千溃,在逃难的过程中,死伤逃匿现象频发。

   李自成东躲西藏,劫掠了一些散户,才让他的这些人苟延残喘的活下来。

   直到溃军抵达晋中之后,追随着他的手下,已经不足三千人。

   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很惨了,那次的毒伤随着时间推移,缓慢的吞噬着他的生命。

   失败的余恨,又使得毒伤更加严重,骑在马上甚至都有些直不起来身子。

   “陛下,宋献策走了。”顺将李友说道,叹了口气,连日的败逃,让他极为疲惫,脸上带着尘土亦是没机会清洗,他整个人就像一个大花猫。

   所谓的败军就是没有任何士气可言,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的样子,战斗力跌入了低谷,甚至于在面对士绅带领的乡勇,也吃了大亏,却无可奈何。

   李自成回身望向身后,一阵感慨,身体每况愈下的他,感觉到自己恐怕要嗝屁了,哪有心情再追究宋献策的事情。

   “没有什么陛下,天命不在孤啊。”李自成低头道,神情已经有些落寞,不断地干咳着。

   “陛下,虽然这次败了,但袁宗第和刘芳亮部还尚存,等到将他们召集过来,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李友安慰道。

   李自成默然无言,身子越发的感到虚弱,是的……李自成的势力,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损失殆尽。

   实际上在北方各地都还有着他的力量,陕西的田见秀,河南的刘芳亮,湖北的袁宗第,都是死忠于李自成的人。

   只是李自成有种预感,或许活不到那个时候。

   这种预感很强烈,尤其当探马回报,前方出现大队明军时。

   明军?确定不是乡勇?

   李自成骇然,山西一带虽然大部反归明廷,但不应该还有明军才是。

   “谁的人?”李友见李自成有些疲惫的说不出来话,便是代替李自成问向哨骑。

   “回将军,明军打的旗帜是……高。”

   “高?”李过回身往向高一功。

   后者一脸无辜,瞅我干嘛……姓高的多了……譬如高杰。

   “高杰!”

   无论是李友还是李自CD是异口同声的念出了这个名字。

   高杰可是闯军的耻辱,当然,最准确的说是李自成的耻辱。

   所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乃是这时候最难以容忍的仇恨。

   李自成恨的是牙齿痒痒,早想把那厮生吞活剥了,然而高杰似乎跑起来比他还快,一直都没机会。

   “明军有多少人。”

   “约摸两三万……”

   两三万,李自成看下自己身后的队伍,习惯于以多打少的李自成,怎么也不会觉得他现在可以和高杰硬刚。

   虽然他很想弄死高杰,但显然他们相遇只会被高杰弄死。

   ……

   高杰此人是一个帅比。

   挺拔的个头,雄壮的身躯,浓眉大眼,国字脸,胡须密而不散,以当时的审美观,足以让年轻的少女怦然心动。

   也正是因为此,才被李自成的前妻邢氏给强行推倒了。

   然后,邢氏带着内心犹豫的高杰,私奔投降大明。

   高杰帅气的外表下,是一个妻管严的性格,邢氏在和高杰投奔明廷后,便一直在高杰军中负责后勤事务。且邢氏治军有方,在军中亦有威望。

   正是因为这种威望,使得高杰军很奇葩,有时候邢氏的话,比高杰的命令更为管用。

   以至于后来许定国拿妹子诱惑高杰入睢州嗨皮,早想着换口味的高杰不顾属下的劝阻提醒,很脑残的单独赴宴,去开荤。

   最后被妹子玩死了。

   高杰很单纯,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单纯,为何当初鬼迷心窍的招惹了这么一个妖孽的女人?

   不但和李自成反目成仇,还让他大好的桃花运为之断绝。

   “将军……将军,夫人让您去中军见她。”

   报信的军士说道。

   高杰听到了邢氏的喊她,顿时浑身一哆嗦,摆了摆手。“跟夫人说,前方恐有贼兵,本将即为主帅,当为全军开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