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重生桑榆

贤妃

重生桑榆 努比亚l 2133 2024-05-28 12:26

  她真是搞不明白,贵妃今天的行为让人感到困惑。

   她首先命令侍从摘下自己的绿头牌,当帝王来访时,她也不高兴并急匆匆地赶走了他。

   就在陛下离开后,她立刻催促侍从准备食物。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从小到大在自己身边长大的穆桑榆,她真的会认为贵妃被替换了。

   穆桑榆的两个侍女阿莫和芸香是她从娘家带回来的,她们忠诚可靠。

   在上一生中,尽管她最终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和亲人,但这两个侍女始终没有背叛她。

   然而,由于她的计划失败,云筱柔为了抓住她的把柄,暗地里命令慎刑司对她们施加了残酷的惩罚。

   两人无法忍受刑罚,最终悲惨地死去。

   这一生,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穆桑榆在心中暗自发誓,她们都是她的人,她绝不允许任何人再次伤害她们。想着这些,云筱柔靠在枕头上,对阿莫微笑道:“看看你,年纪轻轻就成了爱唠叨的老妈子了。”

   芸香和阿莫一时间呆住了,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小姐跟她们这样轻松说笑了。

   自从进入皇宫后,小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

   每次听到陛下去了其他宫殿,她就会情绪失控,大发脾气。

   她们都明白,小姐非常喜欢陛下。

   正因为如此,原本美丽开朗的小姐才会把自己和身边的人推向了困境。

   她们在宫中行走时,听到了许多关于小姐的议论,说她性格跋扈、傲慢、心胸狭窄。

   她们知道小姐不是大家所说的那种人,但是看着穆桑榆日常的行为举止,她们又无法为她辩护。

   现在看到再次与自己开玩笑的小姐,芸香忍不住擦了擦眼睛。

   穆桑榆有些好奇,问道:“怎么了?为什么哭了?”

   芸香笑着说:“小姐您在跟奴婢开玩笑,奴婢心里很高兴呢。”

   看着她的样子,穆桑榆感到非常遗憾。

   她回想起过去自己的荒唐行为,只是为了一个男人,却让这些真正对自己好的人感到不安。

   这真的不值得。

   穆桑榆在陛下心中的地位,穆桑榆醒来后陛下赶去探望的情况。

   翊坤宫的贤妃听到太监禀告穆桑榆的情况后,淡然地说道:“看来穆贵妃已经学会了聪明。”

   太监赶紧讨好地说:“穆贵妃醒来后,皇上很快就去了,但只待了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离开了,据说是因为穆贵妃的绿头牌挂起来了。”

   贤妃接着说:“穆桑榆这一昏厥,倒让她变得更加聪明了。”

   她的话音刚落,脸上却露出了一抹冰冷的笑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还不信她穆桑榆能改变自己的脾气性格呢。”

   太监试探着问:“那娘娘的意思是?”

   贤妃回答:“我们毕竟姐妹一场,她既然病了,我当然要去探望她。我记得库里还有吉林进贡的老山参,我要把它送给孟嫣,她一定能看上。”

   当一行人来到长春宫门外时,穆桑榆正在享用美食。

   按照她的吩咐,她们便离开了。

   虽然八宝鸭子需要时间准备,但肉粥总是快速上桌的。

   芸香无法抵抗她的要求,于是去小厨房端了一碗肉粥过来。

   长春宫小厨房里总是时刻准备着各种美味食物,以应付各种需要。

   穆桑榆一口气吃了两碗肉粥,似乎还意犹未尽。

   但芸香担心她吃得太多会积食,极力劝阻她不要再吃第三碗。

   正当主仆俩为是否再吃一碗肉粥争论不休时,外面的人通报:“娘娘,贤妃娘娘来访,正在大门外等候。”

   穆桑榆用阿莫递给她的手帕擦了擦嘴,不满地问道:“她来做什么?”

   阿莫回答:“说是,来探病的。”

   探病?或许她其实是来看笑话的!

   贤妃梁成碧,也是王府府邸的老人,两人一起入府。

   虽然她比穆桑榆大一些,但两人以姐妹相称,关系亲密。

   贤妃温良恭俭让,却处处被穆桑榆这个贵妃欺负,但仍然处处忍让并顺从皇帝的心意。

   甚至在云筱柔与黎谨修间当了一个好助攻,被誉为后宫第一贤妃。

   云筱柔成为皇后,而这位贤妃也得以安稳度日,与云筱柔姐妹相称,享尽了荣华富贵。

   芸香见她久久没有回应,轻轻提醒道:“娘娘?”

   穆桑榆腹诽了很久,半晌才回应道:“请她到偏殿等候,我稍后就到。”

   打发走通报的人后,阿莫一面替她梳头,一面嘀咕道:“这贤妃娘娘,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皇上前脚才走,后脚就跟来了,分明就是来打探消息的。依着奴婢说,娘娘不见她也好,横竖娘娘是病着,病里不见人也是人之常情。”

   看着镜中娇艳的面容,穆桑榆拿起一盒鹅蛋粉,蓄意将脸擦的惨白。

   她笑了一声,“我若是此刻不见她,让人传扬出去,又闹得沸沸扬扬。人人都要说,看啊贵妃娘娘给贤妃娘娘吃闭门羹啦。我才是这坏人呢。”

   阿莫噗嗤笑出声来,摇了摇头,她许久没有听娘娘说这些打趣话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