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第90章 真不像老子的种!

  朱棣满脸茫然地看着局势陡变。

   好像一场文官集团带来的危机瞬间被解除。

   他看了看徐达。

   徐达似乎丝毫不意外眼前的结果。

   只是满脸淡定从容,温文尔雅。

   又看了看父皇朱元璋。

   父皇似乎更是胸有成竹,早有准备。

   再看看太子朱标。

   朱标眼神中高深莫测,只是偶尔露出的怜悯,证明朱标也早就知道这些事情。

   最后又看了看朱高炽。

   朱棣惊奇地发现。

   这小子,似乎也什么都知道啊…

   而且他看这些文官倒霉的眼神似乎还十分爽!

   朱棣顿时狠狠瞪了朱高炽一眼。

   小声道:“臭小子!合着你皇爷爷知道,你外公知道,太子也知道,就瞒着你老子 我呗?

   你还是不是我儿子了?”

   朱高炽干笑一声。

   小声道:“我也没想到父王你如此刚猛,居然擅离封地,擅闯紫禁城,痛殴大臣…孩 儿想通知你和母妃的时候,已经晚了!”

   朱棣哼道:“早知道,本王就不来南京趟这浑水了!还好揍的这些王八蛋都是叛 逆!否则的话,这一次搞不好还要挨板子!”

   朱元璋隐约听到朱棣和朱高炽的对话。

   摇摇头,狠狠瞪了朱棣一眼。

   “燕王!若不是你儿子争气,将白莲教匪首擒获,又挖出了这么惊天的案子,朕非 打烂你的屁股!

   好大的胆子!擅离封地,擅闯紫禁城,殴打那些叛逆,这不跟你计较,但是前两条 揍你一顿也不冤枉!”

   朱棣不敢说话。

   只是干笑着。

   “父皇,这不是打对了嘛…何况,儿臣在封地那么久了,也想念父皇…”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得柔和。

   摆摆手道:“朕不愿听你这些废话!总之,你的罪过免了!算是睿王将功折你的 过!之后你们父子俩怎么算账,朕就不管了!”

   朱棣笑笑,看向朱高炽,道:“咱们的账两清了,对吧?”

   朱高炽笑道:“父王说是两清,自然就两清了!只是燕王府卫所的装备供应…孩儿突 然觉得有点可能不太稳,要不您再等个几十年?”

   朱棣顿时脸一黑,咬牙切齿道:“算我欠你的!反正欠你的已经很多了!”

   朱高炽洋洋得意。

   他从朱棣身上可捞不到什么好处。

   他顶多算自己的镇北大将军,以后可能唯一需要的,就是他的武力。

   不过,能让未来的永乐大帝吃瘪,他还是很爽的。

   朱元璋看着二人,忍不住摇摇头。

   老四竟然会被九岁的娃娃手拿把掐!

   真不像老子的种!.

   朱元璋脸一黑,道:“燕王!朝堂之上,注意仪态!”

   朱棣立刻低眉顺目道:“儿臣遵旨!”。

   朱元璋又看了看朱高炽,笑道:“炽儿,你不用站的那么严肃!头一次上朝,站久 了吧?累不累?来皇爷爷的龙椅跟皇爷爷一起坐一会?”

   朱棣看向朱元璋,忍不住道:“父皇…你别惯坏了这孩子!”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

   “你能一年给大明3000万两银子,朕的位置你来坐!”

   朱棣:

   朱标: …

   朱棣忍不住叹口气。

   堂堂洪武大帝,竟然被一个九岁孩子手拿把掐,现在谄媚成什么样了?

   本王真不像他的种!

   洪武十七年。

   秋。

   因为大明朝堂文官集团被横扫一空。

   六部、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六科等诸衙门,皆出 现较大空缺。

   原本的察举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朝廷对人才的需求。

   并且。

   察举制还带来了一个害处。

   即使举荐人才的人再无私心,最终他们举荐的人也难免相互勾结在一起成为朋党。

   而洪武皇帝诛杀了这么多文官,却依然诛杀不尽,他们的集团膨胀、集结速度极 快,朱元璋也深觉是制度出了问题。

   要改变现状,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改变选拔人才和官员的机制!

   于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决定,重开科举。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朱元璋平日理政并非是孤家寡人,毕竟,根据统计,朱元璋每日要审批207份公 文,处理的政务超过400多件,如果发生地方战争或者灾害,这个数字,可能还要飙 涨。

   这也是老朱每日工作八个时辰都忙碌不堪的主要原因。

   如果只是朱元璋自己处理这些任务的话,只怕朱标还是能继位的。

   而实际上。

   朱元璋早早就为自己找好了秘书。

   一开始,是从民间找了几个有名的大儒,作为辅政大臣。

   后来发现,这些儒生治国并没有他们吹嘘的那么厉害。

   随后就干脆仿照宋朝制度,设立了文渊阁、武英殿、华盖殿、文华殿、东阁等大学 士。

   级别为五品。

   作为辅政参谋。

   这个权力跟后世的内阁大学士是不能比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