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第375章 这舌头要是不割,那就是抗旨不遵的罪名!

  一句句话从秦逵嘴里蹦出来,他脸上的表情满是戏谑。

   “蓝指挥使,该说和不该说的,罪臣都已经说了,你这颗棋子敢查他嘛?”

   陪同审讯的,还有其他锦衣卫。

   蓝承阳并没有当场发作,但已经暗暗捏紧了拳头。

   那些言语,纯属子虚乌有!

   可偏偏这是供词,任何字眼都不能漏,记录下来过后还得交到朱元璋面前。

   蓝承阳咬着牙时,脸颊都在颤抖,随即瞥向身边的锦衣卫属下。

   “把他的话,记录在案!”

   那名属下茫然道:“指挥使大人,这些真的要记吗?”

   “记!”

   秦逵嘴角翘起,赞叹道:“蓝指挥使看来真是人中俊杰,这些话要是送到圣上面前,你家主子可就难逃一死了。”

   锦衣卫衙门,属于皇权直属机构。

   蓝承阳不否认和蓝昭的亲密关系,但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是不敢对朱元璋有着半点欺瞒。

   尤其是眼下的案子,牵涉国公、藩王以及朝中的二品大员。

   任何细节,都必须要精准清晰地呈现到朱元璋面前。

   该记就得记,半点徇私舞弊都不能有。

   至于说的是真是假,那根本就不重要,更何况朱元璋也未必会信。

   蓝承阳的愤怒,完全是源自于秦逵对蓝昭的污蔑!

   这场审讯,要是再继续下去,天晓得他嘴里还会蹦出什么荒唐字眼。

   等到供词记录完毕过后,让秦逵摁下手印,蓝承阳便吩咐道:“先让他滚回牢房,我去面见圣上!”

   “遵命!”

   等到所有人离去过后,蓝承阳还是没有离开这间牢房。

   直到,隔间的门被蓝昭推开。

   蓝承阳急忙将供词奉上,并且说道:“少师大人,只要您一句话,卑职不会让这份供词离开诏狱,大不了让秦逵尽早死在这里!”

   “不必那么麻烦。”

   蓝昭捻起供词,审视着上面的字眼,微笑道:“不得不说,那帮文官编故事的能力真的很不错。”

   “说的有鼻子有眼,已经把我编排成了一个其心可诛的大奸臣。”

   “按照正常流程,呈交陛下审阅。”

   蓝承阳心有顾虑,满不情愿道:“可万一陛下要是信以为真,您岂不是……”

   “你以为咱们陛下是谁?会信这种一面之词?”

   “要是他那么容易被人诓骗,又如何斗得过那帮文臣?”

   “尽管呈上去,人正不怕影子歪!”

   见到蓝昭态度这般坚决,蓝承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硬着头皮咬着牙关来到上书房前。

   供词,也映入到了朱元璋的眼帘。

   朱元璋没有愤怒,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逐渐露出些许笑容。

   “蓝指挥使,你其实有点不太称职。”

   “这种供词,就不应该拿到咱的面前来脏咱的眼睛。”

   “秦逵那混账明显是想拉蓝昭当垫背的,连这个你都看不出来?”

   蓝承阳解释道:“回禀陛下,此事并非臣没有眼力,而是考虑到臣与少师大人的关系,若是留下供词,多半会有徇私舞弊的嫌疑,因此才呈至御前,请陛下圣裁!”

   “嗯,这就对了嘛,既然秦逵要耍舌头,那就先割了他的舌头。”

   话落,这份供词,也被朱元璋撕成碎纸。

   蓝昭就不可能如同供词上说的那样,一手策划定远民变,更不会做出那么多铺垫,就是为了谋求重回京师朝堂。

   先前朱标三番五次想要他回来做事,蓝昭断然拒绝。

   自己也明里暗里说过不少次,蓝昭就是没有回来的意思。

   这一次,是牵扯到了定远民变当中,蓝昭才不得不接受兵部尚书这个职位,要不然查起来案来很不方便。

   蓝承阳得到答复,又立即返回诏狱。

   朱元璋看着太监们捡起地上的碎纸,苍老的双眸中满是幽冷,嘴里还在喃喃自语。

   “秦逵,你倒是说了句实话,定远民变实乃人祸。”

   “把此罪栽赃到蓝昭头上,也是一个好想法。”

   “咱现在很好奇,是谁在背后策划呢,你恐怕也不是知情者吧?”

   秦逵的确不知道,他也是依靠着现有线索推断出来的结果。

   ……

   锦衣卫衙门,诏狱。

   秦逵再一次被带入刚刚那间牢房,这次蓝承阳什么都没问,而且蓝昭就在身边站着。

   见到此状,秦逵眼眸里已经有了恐惧。

   他故意说出那些供词,无非是想恶心一下蓝昭。

   要是运气好,兴许能让朱元璋降罪于他。

   可蓝昭还能穿着一身绯红官袍站在这里,情况已经显而易见了。

   搅混水的手段,已然失败。

   蓝承阳讥笑道:“陛下口谕,秦逵那混账东西喜欢玩舌头,那就先把他舌头给割了。”

   “那么,就由本指挥使亲自动手吧。”

   “拿刀来!”

   属下很快就递过来一把寒芒乍现的刀刃,并且挤开了秦逵的嘴巴,让其无法闭合。

   嘴里发出的声音,也变得呜呜咽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